当前位置 : 首页 > 女性传媒 > 妇工简报
《妇工简报》2020年第4期
2020-11-13

导语:黑龙江省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工作职能和独特优势,深度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巾帼文明学习驿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妇女头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一年来,共开展培训370余场,组织宣讲180余场,举办活动210余次,受益妇女4.2万人次。


巾帼“小驿站”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曲”

               

两年来,省妇联严格按照省文明委关于深化拓展和联系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和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主动作为,深度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点对点”帮扶指导到“点对面”全面铺开,在全省范围内建立150个新时代巾帼文明学习驿站,通过实施“三强化三打造”,营造了妇联服务下沉基层和文明实践普惠龙江妇女的良好局面。


一、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妇女素质提升的“充电站”


作为省文明委成员单位,按照挂点联系指导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的有关要求,省妇联把支持、指导嫩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摆上日程,第一时间与嫩江市委宣传部进行对接。两年来,在妇女工作专项经费中划拨下摆16万元项目资金,推动嫩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同时,积极推荐嫩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入选全国35个“巾帼志愿阳光行动”试点站,争取扶持资金2万元,指导支持嫩江市开展系列助老、护童服务。

在加强试点工作联系指导的同时,省妇联将打造新时代巾帼文明学习驿站作为深度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有效载体,扶持专项经费55万元,购买书籍、组织培训,开展活动,各学习驿站均藏书200余册。出台下发《黑龙江省新时代巾帼文明学习驿站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妇女需求,围绕与妇女连心、知心、暖心、安心、舒心五心为目标,制定了图书领管计划、借阅计划、分享计划,开展了“家庭教育、家事微调、家庭文明、姐妹说事、文体娱乐、关爱救助、素养提升”七大系列活动。妇女姐妹在巾帼学习驿站相互推介分享阅读书单,交流读书体会和感悟,使巾帼学习驿站成为新时代女性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加油站。


二、强化载体建设,打造传播文明思想的“宣传站”


省妇联依托巾帼学习驿站,活化“百万龙江妇女读书学习”、龙江“薪火”巾帼学堂等载体,以下接地气、通俗易懂、群众喜欢的“白话、土语”,开展常态化培训、宣讲、活动等760余场次,覆盖妇女4.2万人次,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技能、疫情防控等知识,传递党和政府声音,传播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倡导文明新风,传播文明理念,联合省文明办以“五治”“五净”“五美”为主要内容,开展“美丽家园”创建三年行动,着力实施“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工程”。通过开展家家比、村村赛、乡乡评机制,“晒晒最美农家院”“我爱我家”居家清洁等特色活动,组织动员百万妇女集中开展巾帼环境整治活动2.7万次,命名表彰示范典型11100个,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半边天”作用。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开启文明生活的“服务站”   

 

巾帼文明学习驿站建立以来,妇联组织利用这个工作载体,壮大巾帼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巾帼志愿活动,与妇女姐妹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妇情民意,服务妇女群众在生产、生活、创业等各方面的需求,帮助她们解难事、愁事和烦心事。两年来,省妇联加强制度建设,以每支队伍1万元的标准下拨工作经费,武装巾帼志愿服务先锋队135支,累计服务妇女群众88.7万人,服务家庭49.2万个。2020年,省妇联全面启动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妇女“守门人”巾帼志愿服务计划,在“维权”“助老”“就业”“家政”“帮困”“科普”“文体”“家教”等方面,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志愿服务,为农村留守妇女充当“守门人”“贴心人”“娘家人”。


两年来,“累了,这里是驻足交流的歇息站;空了,这里是提升素质的充电站;愁了,这里是排除困难的解忧站”。正是新时代巾帼文明学习驿站的广泛建立,提升了广大妇女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丰富了妇女群众的文化生活,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服务工作做到妇女的家门口,让广大妇女真正得到实惠,为党凝聚起新时代的巾帼力量。下一步,省妇联将以更高地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技术支持:青骄网络